酒泉境内的古遗址

来源:酒泉市政协文史委      日期:2017-07-10 11:08      阅:      字体:  

  酒泉历史悠久,亘古迭今,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定居,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开发的区域之一;先秦时期,酒泉为羌戎地;秦至汉,为月氏、匈奴地;汉武帝时据两关设四郡;隋时,为肃州;唐后,为吐蕃、回鹘、西夏所据;元蒙至清末为肃州;民国设安肃道。因《汉书?地理志》中载“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古遗址87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5处,这些古遗址,历史传承悠久,文化沉淀厚重,在全国同类遗址中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完整的记载了酒泉的历史变迁。现将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简述如下:

  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分甘肃金塔部分和内蒙古额济纳旗部分,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塔居延“三城一关”遗址中,东大湾城遗址位于金塔县航天镇的黑河岸边。城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5米,总面积7500平方米。 墙体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18米,基宽4.7米,顶宽1.4米,残高7米左右。城开东门,门壁进深14米。门外有瓮城,南北长34.2米,东西宽20.8米,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2~0.23米,基宽1.4米,高3米。北墙、南墙均有坍塌,东墙保存较为完整。城内西北角有南北排列的三间残房基。城址北侧有马面,西北有角墩。城址内外地表散见灰陶片、石磨残片、碎骨等。据考为汉代城址,为研究汉代军事建筑格局及军事分布提供了实物依据。2009年8月对城墙用PS浆液进行了加固维修,并在城墙主要位置设置了保护围栏,遗址保存较好。

    西大湾城遗址

  西大湾城遗址位于金塔县航天镇的黑河岸边。城址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80米,面积3.78万平方米。墙系夯土版筑,墙基宽8米,顶宽3.4米,残高8米。北墙开门,门残宽9米。遗址建造在黑河西岸,西墙保存较完整,东墙、北墙有部分损毁,南墙、东墙东南角的墙体由于紧靠黑河河岸边缘,随河床的自然扩宽,造成东角的墙体被河水冲毁120米~150米。据考为汉代城址。为研究汉代军事建筑格局及军事分布提供了实物依据。1998年10月国家文物局核准立项,修筑防洪大坝792米。

    地湾城遗址

  地湾城遗址位于金塔县航天镇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为汉代城址,遗址范围100米见方。遗址内现仅存一障,障呈正方形,边长22.5米,墙体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2米,基宽5米,高8.4米,障内四周墙壁中间有成排的木洞口。西墙正中开门。北墙和东南墙角处有成排的木棍残桩,当为虎落设施。障外有三道坞壁遗迹,第一道坞在障西,东西长55,南北宽48米;第二道坞从障东南角起,沿障东墙南延30米折向西,内有房屋残迹。第三道坞在第一道坞北20米处,长约100米。四周地面散见大量灰陶片、黑釉陶片。1930年、1986年先后两次发掘出土汉简3000余枚和实物若干件,特别是此处出土的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008年实施抢险加固工程,主要是用PS浆液对遗址墙体进行了防风化、防侵蚀渗透加固,保存较好。

      肩水金关城遗址

  肩水金关城遗址位于金塔县航天镇双城村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遗址范围东西长17米,南北宽12米,总面积204平方米。现仅存坍塌呈圆丘状的烽火台一处,底部呈正方形,边长8米,残高4米,台体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08米~0.10米。遗址南侧有坞院遗迹,南北长13.3米,东西宽12.5米,面积166平方米。东侧8米处有城址痕迹,因损毁严重,形制和面积不清,保存一般。遗址周围散见大量灰陶片,纹饰有素面、绳纹、旋纹,以及少量的碎木、石磨残片。1930年、1974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居延考古队分别对金关遗址发掘出土汉简850枚、11577枚,共计12472枚,文物1131件。现保存在台湾及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处。考为汉代关城遗址,是西汉初年在居延塞防线上设置的唯一关口,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世人堪称“肩水金关汉文库”。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包括大方盘、小方盘)

  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戈壁滩上,包括三部分:玉门关 (俗称“小方盘”) 是西汉玉门都尉治所遗址,相传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现关城周垣尚在,方形,夯土修筑,现存关城城墙南北长26.4米,东西宽24米,高9.7米,上宽3.7米,下宽4--4.9米,夯层厚0.1—0.15米,开西、北两门,面积约630平方米。周围尚有营垒、炮台、古塔等遗址。

  河仓城(俗称“大方盘”)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等给养的军需仓库。西距玉门关10公里,坐落在疏勒河南岸高地上,是西汉边陲储备粮秣等给养的军需仓库。河仓城呈长方型,夯土修筑,坐北朝南,开南门,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墙高6.7米,墙厚1.5米,内有仓库三座,仓库隔墙上有上下两排通风窗口。城东、西、北面有坞墙,四周有角墩。仓城南100米处筑有一烽燧,名日“河仓燧”。

  长城烽燧位于玉门关北,东西走向。敦煌境内的汉长城全长约150公里,尤以玉门关附近保存最为完整。在长城线上修筑烽燧近80座。西汉长城的结构是由砂砾石夹芦苇(或红柳)间层叠压版筑而成,保存最好的一段长约400米,残高3.25米,基宽3米,上宽1米。长城线内侧有一条宽6—7米的“天田”,这是西汉边境的防御设施。197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敦煌市博物馆在距玉门关西11公里处发掘了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各类文物337件,获得简牍1217枚。在此之前,玉门关及汉长城一带,先后发掘和采集简牍共2285枚。

  该单位包括三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玉门关故址、河仓城故址和马圈湾烽燧遗址。

  锁阳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桥子乡。亦称“瓜州古城”、“苦峪城”。该城始建于汉代,在唐代为河西重镇—瓜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大历十一年(776年)陷于吐蕃。宋景佑三年(1036年)西夏占领此地。元灭西夏,州废;明代更名苦峪城,曾缮治其城,明末城废。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分内、外两城。内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城墙长493.6米,南城墙长457.3米,西城墙长516米,北城墙长536米,周长2102.9米。内城中有一墙为宋代增修,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墙夯筑,夯层厚0.1-0.14米。基宽7.5米,顶宽4.6米,高10米,面积28万平方米。四面有马面24个,上筑敌台(均已倒塌)。四角筑角墩,仅西北角墩保存完整,通高18米,土坯砌筑,角墩下开东西向拱券门。东、南、西、北有5座城门,其中北墙两门,门外筑瓮城,瓮城宽12.6-32.4米,进深22.4-30.2米,瓮城墙厚10米。城墙上、下堆积有大量雷石。西城内有圆形土台26座,围以土墙,系兵营遗迹。外城称“罗城”,是两道较内城墙低的环墙,里墙基宽4.5米,顶宽2.8米,高3.2-4.5米,外墙基宽8-14米,顶宽3.2-4.5米,高4.5-6.5米,均夯筑。东墙正中有城门和瓮城遗迹。周围散见大量唐“开元通宝”等货币、瓷片、围棋子、砖瓦等,以及宋、元、明、清瓷器、陶器残片。

  锁阳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唐、西夏古城之一,在河西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诸方面曾发挥重要作用。锁阳城遗址汇集了古城址、古寺院、古墓群、古渠道、古垦区等多种遗迹,集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国内少有,尤其是保存基本完整的大量灌溉系统,显示了这一地区古代灌溉农业的发达及其以后沙漠化的进程。

  悬泉置遗址

  位于酒泉市敦煌市甜水井东南吊吊泉沟口西侧,敦煌市与瓜州县行政区域交界处。南临三危山支脉火焰山,北与疏勒河流域汉长城烽燧遥望。据出土简文记载,西汉武帝时称“悬泉亭”,昭帝时期改称“悬泉置”。东汉后期又改称“悬泉邮”,魏晋时曾废弃。唐以后复称“悬泉驿”,宋以后又废置,延续近400年之久。清代又称“贰师庙”,“吊吊水”。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和南侧山中悬泉水而定名。

  现存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5米。地面暴露有灰层、大量绳纹灰陶片、草渣和汉简。1990年-1992年对遗址进行了系统的科学发掘,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

  遗址由主体建筑坞堡和坞外附属建筑仓、厩构成。坞呈正方形,边长48.10米,土坯砌筑,坞内有两组房屋建筑。坞墙设于东墙正中,宽3米。坞东北及西南角有角墩。

  出土汉代简牍35000余枚(其中有字简牍23000余枚),帛书10份,纸质文书10张。形制有简、牍、觚、封检、、削衣等。纪年简最早是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最晚为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其中以宣帝、元帝、成帝简最多。内容有诏书、律令、科品、檄记、簿籍、爰书、劾状、符、传、历谱、术数书、字书、医方、相马经等。出土有较多的书于墙壁墨书题记,内容涉及诏书和药方等,特别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直行隶书,字体工整,保存较好,是研究汉代历律、农技和医药水平的最新资料。

  其它遗物有铜、铁、漆、木、骨、革、丝、麻、纸、毛和粮食等16大类,共计3250余件。其中大量西汉汉宣时期麻纸的出土,证明了早在西汉时期纸已作为书写工具,在西北边郡地区广泛使用。

  悬泉置遗址是继居延遗址之后简牍出土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该遗址的科学发掘,对研究汉晋驿站的结构、形制和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与之相联系的大量简牍及其它各类遗物为我们了解汉代邮驿制度及西北边郡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它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的汉代至唐代丝绸之路上具有接待、中转作用的驿站,是丝绸之路上接通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驿站,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西河滩遗址

  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清水镇的河岸沙土台地上。河道呈南北走向,遗址位于两岸二层台地上,沿河道分布,遗址面积约180万平方米,核心区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960米,分布面积96万平方米。2003~200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合作,先后对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共发掘出土房屋基址50多座,储藏坑80多座,烧烤坑370多座,陶窑7座,祭祀坑20多座,并作了大面积考古钻探,取得重大收获。从西河滩遗址发掘的房屋基址看,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种。半地穴式房址平面皆为长方形,地穴深度在0.25米~0.6米之间,室内地面均经硬化处理。地面式房址平面形式较为复杂,其中有长方形的单室,也有长方形主室附加半圆形,或长方形的后室和侧室的多室形式。一座“三室一厅”结构的房屋基址,设计精巧,令人叹为观止。西河滩遗址的房屋基址,不但数量大、类型多样,而且获取信息全面,是文物考古发掘的一个重要突破。在该遗址发掘过程中,学术界首次提出“烧烤坑”这一名词,发现古代人类的另外一种炊食形式。还发现古代人类生活起居的各种坑窑,如数量大、种类多的储藏坑、祭祀坑、陶窑、墓葬、畜圈等,以及从坑窑中出土的一定数量的陶器和大量的陶器残片、石器、骨器、玉石器等。

  西河滩遗址是河西走廊西部地区首次发掘的一处史前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距今约4000年,属早期四坝文化遗址。四坝文化是公元前2千纪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西部的一种早期青铜时代文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有玉门火烧沟等多处墓地的发现和发掘,但一直未能找到同时期的聚落遗址,西河滩遗址的发掘,填补了这一重大空白,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四坝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文化分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对于河西走廊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对于该地区古代民族的构成、民族迁徙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资料。

  破城子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踏实乡。俗称“破城子”、“常乐城”。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50.6米,东西宽144.7米,面积36000余平方米。城墙夯筑,夯层厚0.12--0.14米,墙基宽4.5--6米,顶宽1.5--3.2米,高4.8--7.5米,四角筑角墩,门向北,门外筑瓮城。东、西二垣各设马面3座,每座间隔约70米,马面顶宽8米。城内上层为唐代文化层,厚0.76米,内含水波纹白陶、灰陶片、花纹砖及“开元通宝”钱币等;下层为汉代文化层,厚0.90--1.20米,内含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夹砂红、褐陶片和烧骨。北墙外有南北18米、东西宽15米的大型夯土台,俗称“望月台”。东墙外有汉代砖室墓,出土绳纹灰陶罐、瓮、灶、纺轮、铜镞、铁器等。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汉唐史有重要价值。

  锁阳城古渠道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的戈壁荒漠中,分布于锁阳城东南。

  1987年当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从航片上看,各种渠迹如干渠、斗渠、支渠、毛渠等俱全,呈树枝状展布,有各种渠迹100余处。在锁阳城遗址南侧及东侧遗留的古渠遗迹比较清晰,今残存古拦水坝址一道长百余米,还有一条底宽16米、口宽20米的支渠。

  锁阳城古渠道遗址地面遗存数量较多,对水利史、建筑史、农业史的研究,瓜州古代渠系网络遗址都具有重要价值。

  锁阳城古渠道遗址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锁阳城遗址。

  缸缸洼遗址

  位于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乡的沙漠戈壁中。因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出有陶罐(俗称“缸缸”),故名“缸缸洼”。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属四坝文化。

  1987年发现。文化堆积厚1~2米,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遗址中部台地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4座,占地2700平方米。一号窑长宽各1米;二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三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西开;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部台地上有墓葬群,多为竖穴土坑墓葬。东部风蚀台地上有冶铜址,傍边遗有直径15米,深0.9米的灰层,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及碳釉结块。从窑址和陶片看,这是一处陶器作坊,属四坝文化类型。自发现至今,共采集陶器22件、石器300余件、骨珠两串。地表采集有夹砂彩陶、石器等遗物。该遗址文化层分布密集,文化内涵丰富多样,是四坝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之一,为研究该地区四坝文化时期的民族分布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和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同时,对研究黑河流域史前文化面貌和序列具有重要意义。缸缸洼遗址发现的铜渣等为研究我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和铜器制作及冶炼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火石梁遗址

  位于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乡的戈壁沙漠中,又名炉场。 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总面积约9.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地区为沙土梁,远眺红如烈火,故名。面积约9.5万平方米。属四坝文化。

  1987年发现。文化堆积厚0.5~2.5米,整体保存较好。地表散见大量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及少量细泥红陶片、石器残片和细石器、残铜块、小铜珠颗粒、铜渣、铜矿石、绿松石和骨珠等,遗址东北部有直径约30米的碳烧结块富集区,发现大量的碳结块、孔雀石和碎铜块,并采集有类似冶炼工具的两把石勺。遗址西部边缘为墓地。

  遗址包含有马厂、齐家、四坝文化三种内涵的文物,是目前甘肃境内齐家文化和马厂类型分布的北界。遗址文化堆积厚,内涵丰富,包含物多,是研究黑河流域史前文化面貌的重要遗址。遗址发现大量与冶铜相关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我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和冶铜工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砂锅梁遗址

  位于酒泉市玉门市小金湾乡。1976年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属四坝文化和骟马文化。遗址中心有高大的砂丘。文化层保存较好处大约在1.5~2.0米左右,包含物丰富,有木炭、陶片等。在遗址上曾发现有陶窑残迹,并采集到成组的完整陶器,可能属于墓葬中的随葬品。遗址地表散布有大量陶片、石器及少量铜器残片和铜珠颗粒等。

  砂锅梁遗址文化堆积较厚,包含物丰富,文化内涵相对单纯,对四坝文化和骟马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遗址发现的冶铜或铜器加工遗物,为研究我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和冶铜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六工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该遗址最早在1926年被著录,1944年正式开始考古调查。六工城遗址由城和障两部分组成。大城东西长362米,南北宽304米,面积110048平方米。城墙底宽4米,顶宽2.8米,高7.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6米。南﹑西﹑北三面各有城门及瓮城,城墙呈直线,唯东城墙连续四次内折,南、西、北墙保存相对较好,外城东墙倒塌严重。全城共有内外角墩7个、马面8个。大城东北连接一座小城障,平面呈方形,南面正中设门,东西长76米,南北宽82米,面积6232平方米,夯土版筑,底宽8.3米,顶宽4.9米,高10米。除东北角外侧剥落较为严重外,其它墙体保存完整。

  六工城遗址是丝绸之路上两汉以来一处重要的城址,初步考证大城当为“宜禾县”,小城当为“昆仑障”之故址。始建于汉代,城外有农田水利遗迹,证实当时宜禾城既是军事要塞,又是农业屯垦区,为研究丝绸之路发展和各民族交往有重要的价值。

  阳关遗址

  位于酒泉市敦煌市南湖乡。俗名“古董滩”。面积约550万平方米。暴露有黄土夯筑房屋残基以及窑址、墓葬。地表采集有五铢钱币、铁农具等。墓葬分布于南湖乡北工村东8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地面封土为3--6座一组不等的排列次序,应为家族墓地。已暴露的墓道,多数东向。地表散见绳纹灰陶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汉代边郡史和晋唐考古有重要价值。

  赵家水磨遗址

  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属四坝文化。分布于讨赖河(北大河)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1米。采集有夹砂红灰陶片、泥质红陶片及彩陶片,多施紫红色陶衣,彩陶纹样有平行线纹、网格纹、三角纹,器形有双耳罐、钵等。并采集有石臼、单孔石斧、石纺轮及骨匕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四坝文化的分布、内涵和河西早期青铜文化有重要价值。

  马圈湾遗址

  位于酒泉市敦煌市南湖乡。城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约8.35万平方米。现仅存东、西、北三面残墙和西南角墩,北墙长300、东、西二墙长270米。墙为夯筑,基宽7米,残高5米,顶宽2米,城墙大部分被黄沙埋壅填。北墙中段有一宽5米的豁口,疑为北门。南墙中段原亦有门,已毁不清。城内出土有汉代红、灰陶片、五铢钱币等及唐代围棋子等遗物。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敦煌汉唐史有重要价值。

  寿昌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敦煌市南湖乡。城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约8.35万平方米。现仅存东、西、北三面残墙和西南角墩,北墙长300、东、西二墙长270米。墙为夯筑,基宽7米,残高5米,顶宽2米,城墙大部分被黄沙壅埋。北墙中段有一宽5米的豁口,疑为北门。南墙中段原亦有门,已毁不清。城内出土有汉代红、灰陶片、五铢钱币等及唐代围棋子等遗物。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敦煌汉唐史有重要价值。

  酒泉皇城城址

  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乡。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44米,南北宽291米,面积101.3万平方米。黄土夯筑,城墙高3—7米,厚3米。城上四角筑墩台,城外西南角和东南角各筑了望台一座。相传蒙古王子曾驻此城,随有皇城之名。据《元和郡县志》、《新唐书》记载考之,该城系汉代乐涫县、唐代禄福县之驻地。安史之乱后,城随废。古城保存较完整,对研究城建史和汉唐地方史有重要价值。

  党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肃北县党城乡。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3万平方米,墙已坍塌,现存东墙长231米,西墙218米,北墙144.5米。四角有角墩。北墙中间偏东开一门,门西侧有夯筑正四棱台形、底边长21米的土墩遗迹。城内有大量红、灰陶片。西墙下曾发现灰陶片、黑釉瓷及豆绿釉瓷片。采集有玉璧一枚、“太平通宝”一枚及残石碾、花纹砖等。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古城建筑史有重要价值。

  石包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石包城乡。城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95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城墙用土坯、沙土、夹杂柴草外用麻岩和花岗岩石块垒筑而成,基宽4.5米,残高4.5--6.5米,墙体坍塌剥蚀严重。四角有角墩,北墙有马面1座,南墙开门。南墙外有围墙,向西延伸160米形成瓮城。城内分布房屋建筑遗址20余处,现已倒塌,墙用石块垒筑。城内中心位置有一倒塌的庙宇遗址,散落有壁画残块。北侧偏东处有一较高建筑台基,形制不明。城周有护城壕,壕沿用石块、灰白刺筑成。遗址内采集有网格纹灰陶片、丝织品残片和残木器等。据《肃北县志》记载:该城初建于东汉时期,隋唐、五代、元、明、清历代进行过多次维修。该石城遗址是甘肃唯一一处石城遗址,因其结构独特,保存较好,对研究城建史、城建技术、早期西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沙州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面积约81万平方米,城平面略呈方形,边长900米,城墙为黄土夯筑,南墙残存长408米,基宽11米,残高3米。西南面有一烽燧,高16米,顶部边长3米,后代屡有维修。城内曾出土有石磨、铁犁。对研究敦煌唐代史有一定价值。

  三个墩遗址及墓群

  位于酒泉市玉门市花海镇。是长城沿线的烽燧遗址。在花海镇范围内共有三个墩,三个墩即3号墩,与2号、1号墩相距约5公里、10公里。遗址现存烽燧和长城。墩呈方锥体,残高2米。长城残高2.3米,宽1.3米。均以黄土夹柽柳条夯筑而成。出土有铜箭头、五铢钱、绳纹陶片等物。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长城建置史和汉代边防守衙史有重要价值。

  西三角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金塔县金塔乡。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2000平方米,长45米,宽40米,墙体黄土夯筑,残高2.5米,基宽2.7米,夯层厚0.1-0.23米,南面开门。城址附近有窑址数座。城内及窑址附近地表散布有大量灰陶片。

  晋昌郡城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布隆吉乡。有东西二城。东城位于萧家地南500米。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5米,面积5600余平方米。城墙夯筑,夯层厚约0.2米,墙基宽9.8米,顶宽5.5米。高7.5米。门南向,门外有瓮城,长20米,宽9.5米。城四周有壕沟,上宽12米,底宽9米,深2.6--3.5米。地表散见大量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并有石磨、五铢钱等。西城位于萧家地东北,距东城150米。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3米,南北宽103米,面积14700余平方米。城墙夯筑高7.5米,夯层厚约0.18米,墙基宽5.5米,顶宽3.8米。东墙开门,门宽4.2米。南墙保存较好,其余三面城墙残垣断续。城中部有圆锥形土丘,底径14.6米,高3.5米,性质不明。周围散见大量垂帐纹灰陶片及黑砂陶片。对研究城建史和河西晋唐史有重要价值。

  火烧沟遗址

  位于酒泉市玉门市清泉乡。是一处四坝文化火烧沟类型的遗址与墓葬共存的遗址。经炭14测定,年代距今3800年,是继齐家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支地方文化因其文化型制独特,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被称为“火烧沟文化”。。遗址面积2平方公里。保存有居住遗址和墓群。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312座,墓葬都是土坑墓,以仰身直肢单人墓为主,也有双人合葬墓和四人合葬墓。出土铜器、陶器、石器、金器等各类文物3000余件,其中出土铜器的就有106座,铜器200余件,铜器大部分由分铸而成,出土的一件四羊头铜权杖,柄首为分铸,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分铸铜器。从这些情况看,当时的冶铜专业人员已掌握了采矿、冶炼、制造和铸造成型等生产工艺,冶铜业更趋成熟。火烧沟铜器以模铸为主,有斧、镰、镢、凿、刀、匕首、矛镞、钏管、锤、镜形物等,还发现了铸镞的石范。金器有钏、环等。陶器最具特点,有类似于马厂的彩陶罐,又有类似齐家文化的双耳彩陶罐。彩陶的主要器形有双肩耳罐和双大耳罐、带盖球形罐、四耳罐、单耳罐和盘等。尤其是四耳矛形盖罐,羊首把方杯、鹰形壶、三狼钮盖方鼎、鱼形彩陶埙等,彩陶彩绘方法以在红色衬底上绘深灰色凹彩花纹为特征。彩陶花纹多以直线构成,除几何纹外,以蜥蜴纹从写实到写意的系列发展过程为特色。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是国内已经出土的古代乐器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古乐器之一,极富特色。造型优美,制作细腻,表现了远古时期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青铜时代早期的过渡阶段的地方文化、民族活动情况以及与马厂、齐家文化的关系、发展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干骨崖遗址及墓群

  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丰乐乡。是一处四坝文化与汉、晋墓群共存的遗址。分布于丰乐河东岸台地上,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0.5米。1986年发掘240平方米,清理墓葬105座。东南部为遗址区,出土有石斧、环形石锄、石磨盘、石矛和彩陶片等,北部干骨崖一带为墓葬区,皆为袋状土坑墓,以石块围筑或叠压尸骨。出土器物有陶、铜、石器及贝、骨器等。陶器多为夹砂橙红陶,并有较多彩陶器,彩陶纹样有回形纹、舞蹈纹、平行线纹、三角纹、动物纹等,器形有双耳罐、单耳罐、四耳罐、埙等。铜器有锛形斧、锥等。石器有斧、锄、磨盘、矛等。遗址区采集有金环、泥质灰陶方格盘等。并暴露有汉、晋墓葬。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四坝文化的分布、内涵和河西早期青铜文化有重要价值。

  旱湖脑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布隆吉乡。该城由相连的南、北两城组成,南城东、西墙北端与北城相接。两城平面均为长方形。南城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70米,墙体多被流沙掩埋。北城东西长220米,南北宽160米,城墙夯筑,夯层厚0.14-0.16米,墙基宽8.5米,残高3.5米。四角有角墩,门向东开,宽4.85米。城西南角墩外有4座夯筑四棱台体小方土墩,分南北两排排列,边长2.5米,残高1.20-1.45米,夯层厚0.08-0.10米。城内外地表散见绳纹、弦纹、水波纹灰陶片。同时,城址周围墓葬分布较为密集。该城为汉、晋古城,时代较早,且周围墓葬、窑址分布密集,有一定的考古研究价值。

  浪柴沟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东巴兔乡浪柴沟山涧中,山涧两边台地上分布有汉代陶窑遗址10处,其中东岸9处,西岸1处;石灰窑5处,其中东岸1处,西岸4处;渡槽1处,长340米;瓮棺葬1处,保存均较完整。该遗址是一处集矿床、窑址、作坊、墓葬为一体的遗存地,这对研究汉代手工业生产,尤其是陶器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冥安县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桥子乡。现存城墙周长2160米,开西门。西北角套一小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75米,开东门。城址内外遍布陶片,主要有灰陶、红陶及褐色陶,另有铁器残片、铜器残片以及五铢钱等。因地势低洼,雨水汇流于此,墙体受蚀严重,多处塌毁。该遗址是瓜州县现存规模较大和时代较早的古城遗址之一,对研究河西史地有一定价值。

  巴州古城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南岔乡。古城东、西墙各长296米,南墙长285米,北墙长294米,残高1.2-3.0米。南、西、北墙各有2个马面,西北角有角墩,城门西开。城内有一处较大的院落遗存,坐北向南,东西70米,南北50米,房屋呈“凹”字形分布,有大小房址约20间,墙基残高0.8-2.9米;其堆积层约厚2.5米,地面遍布灰色、红色、褐色陶片以及石杵等物,时代较早。城南、北、西墙内侧分布有陶窑共14座,其中较大者长4.9米,宽2.7米。

  该城保存完整,地面遗迹丰富,未遭扰乱,是研究汉、晋古城建制布局的典型标本,也是研究河西史地的重要遗存。

  酒泉古城门

  位于酒泉肃州区仓后街。《重修肃州新志·城池》载:“福禄城,谢艾所筑。”唐永徽年间由肃州刺史王方翼主持修葺,此城门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展筑东城而重开城门时包在新城墙中。1964年发现于清代城墙内。残券门高6.7米,宽9.75米。门洞宽4.2米,深3.35米,高4.8米,两侧门墩各宽2.8米,残高6.7米,青砖平砌,唐、明时期有过修补。

  白山堂古铜矿遗址

  位于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乡。古铜矿遗址分布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82米,东西宽约185米,总面积约27925平方米。在遗址中心位置遗存有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矿井一处,南北长19.7米,东西宽9.1米,深4.8米,矿井壁面有原始工具凿挖的痕迹。四周散见铜矿石和早期凿挖矿井使用过的石凿、石锤、石斧、石刀等工具。地表残留有少量的红陶残片。在矿井东南约200米处的1座丘陵山上发现大量用于打制开矿的硬石块,并在山坡地带发现打制石器。初考为四坝文化时期铜矿遗址。

  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古代冶铜业的萌芽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遗址为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

  东古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金塔县羊井子湾乡。遗址平面呈正方形,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89米,总面积约7921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04-0.1米。城墙基宽约5米,上部宽约2.5米,残高最高处约5.2米。门向南开,有瓮城,进深12.5米,宽14.8米。内城位于外城正中,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7.3米,开南门,门宽4.2米。城墙筑法与外城城墙相同。

  城内外遍布大量的绳纹、麻点纹、垂帐纹灰陶罐、瓮、碗等残片,并散见较多的石磨残块、汉砖、铁渣等遗物。据考证,此遗址为汉代会水县城遗址。该遗址保存较好,地面文化层丰富,见证了汉代会水县的历史变迁和兴衰。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和保护价值。

  二道梁遗址

  位于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乡。遗址分布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四周被新月形沙丘环绕,北部有灌丛沙丘。地表散见有大量夹砂红陶片及少量红衣黑纹彩陶片,刮削器、矿石、黑釉渣等物。

  遗址中心台地上有一南北宽约2米,东西长约4米的冶铜址,冶铜址东南10米处有一灰堆,呈圆形,直径3米,其东南20米处另有一处灰堆,呈圆形,直径10米,地表有铜锈块、炭烧结块等。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为齐家文化、四坝文化遗存。

  古董滩遗址

  位于酒泉市玉门市柳湖乡。古董滩遗址分布范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84米,南北长约190米,面积约34960平方米。遗址中有一条东西走向长100米的城墙遗址,高约2.1米。墙体用沙土夹红柳夯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三个文化层。遗址上堆积有大量的残陶片,根据地表遗存物初步分析为四坝文化的城址,城址内发现有许多炭渣和少量铜渣,表明该遗址可能有烧制铜器的冶炼作坊。该遗址的发现对于河西地区玉门青铜时代的文化研究增加了十分重要的新材料。同时,该遗址是目前河西地区已知最早的古城遗址,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

  将台遗址

  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清水镇的戈壁中。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约4米,分布面积约40平方米。地面有并列的陶窑址2座,20世纪80年代调查时窑址清晰可见,呈马蹄状,近些年由于日趋严重的沙漠化的影响,窑址基本已被埋入沙下。裸露于地面的已经基本看不清其结构形状。只见散落于地面的陶片、残砖、釉渣。该窑址处于墓群内,据考证是为修建将台墓群而修筑的陶窑,初步判断为魏晋时期所建。

  马鬃山玉矿遗址

  位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戈壁滩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大小不等矿坑124处,分布范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5.4千米,南北宽约1千米,面积54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大量矿石堆积、夹砂陶片和白骨堆。遗址内的矿坑形状大部分呈不规则长方形,最大的东西宽约10米,南北长约50米,深约2.6米。2008年7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与肃北县博物馆有关人员,对马鬃山玉矿遗址进行了重点调查,从遗址周边所采集的夹砂红陶、灰褐陶等遗物特征和矿井的开采方式等几个方面推断:该玉矿遗址是青铜时期—魏晋时期玉矿开采遗址。该遗址是甘肃境内所发现的唯一一处早期玉矿遗址。为研究河西走廊地区乃至甘青地区玉器制作的矿料来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潘家庄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双塔乡。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10米,东西宽约170米,分布面积约35.7万平方米。城墙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残宽4-5米,残高1.2-1.8米,夯土版筑,夯层不清;四角筑有角墩,城南正中开一城门,门宽4.5米。该遗址西侧距潘家庄墓群500米,根据墓群的发掘情况和城址内散落的青砖,可断定其时代为汉代-魏晋时期,是当时农耕区内的居民居住地,对研究早期城址构筑形制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兔葫芦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双塔乡的荒漠沙丘地带。遗址分居住区、制陶区、石器制造场、墓葬区四个区域,总面积约450万平方米。居住区内地面分布有大面积房屋遗迹,房屋墙体已不存,但有柱洞和大面积圆形灰坑,灰坑内遗存红烧土、灰烬和兽骨,四周散落有大量石器、陶片;制陶区在遗址东侧,可见窑底多处,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石器制造场在遗址北边,地面散落有大量石器及成堆未加工的石料,石器有石镰、石斧、尖状器、刮削器等;墓葬区在遗址东北面,因长期遭受风沙侵蚀,墓底裸露地表,人骨、随葬器物大部分破碎,出土有陶器、石器、铜器、骨珠,贝壳等。

  从遗址出土的器物说明,该遗址属于四坝文化遗址,对研究河西地区史前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

  威虏城遗址

  位于酒泉市金塔县古城乡。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57米,东西宽287米,面积170313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16-0.18米,墙基宽12.8米,顶宽4米,残高2.5-4.5米不等。城四面开门,有瓮城,进深10米。据《金塔县志》记载,故城初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后曾置威虏卫。现遗址内外已开辟为农田。该遗址为研究河西地区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转嘴子南窑址群

  位于酒泉市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的沙漠腹地。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1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5500平方米,遗址范围内共有窑址12处,地表有大量灰陶片,纹饰为绳纹,器形为壶、罐。该窑址群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初步判断为汉代窑址群。

  百齐堡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广至乡。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主要用来屯兵屯粮。遗址平面大致呈正方形,东西长154米,南北宽149米,面积2.3万平方米。墙体夯土版筑,顶部筑有女墙,四角筑外圆内方角墩,东侧开城门,外筑有瓮城。城址内房基、水井、街道遗迹清晰可见,四周散落有青砖、筒瓦、瓷片等遗物。

  桥湾城城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河东乡。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属兵防营讯堡,主要用来屯兵屯粮。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总面积3.904万平方米。墙顶筑女墙垛口,四角筑有角墩,东墙外筑有1马面,开南、北城门,门外有瓮城,上有城楼建筑遗迹。城内有东西向街道、房屋、庙宇遗迹,倒塌堆积层厚1.2—1.6米,内含条砖、方砖、白灰浆块等。北墙外60米有夯筑台基1座,上面原建有庙宇。该城对研究清代城堡构筑形制及瓜州的屯兵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鹰窝树遗址

  位于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遗址分布面积30余万平方米,由遗址和墓葬2部分构成。遗址区有房屋建筑和制陶作坊遗存,暴露有部分墙体和柱洞,采集有大量夹砂红陶片,泥制彩陶片及残石器。墓葬区分布有较密集的古墓葬,出土四耳彩陶罐、双耳彩陶罐、金耳环等文物,属四坝文化遗存,对研究这一文化的起源、发展、分布范围、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交流有重大价值。

  河州堡遗址

  位于酒泉市敦煌市肃州镇。据文献记载,该城为清代修筑,因清雍正年间,自河州迁入移民而得名。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南北长45米,东西宽47.8米,面积2151平方米。墙基宽2.7米,顶宽0.9米,高4.2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2—0.15米,墙顶部有女墙和瞭望孔,南墙有马道。城堡东南角、东北角、西北角各有一外突2米的多边形角墩。

  敦煌汛卡

  分布于酒泉市敦煌市莫高镇、阳关镇、七里镇及北山境内。现存有空心墩烽火台、疙瘩井墩、呵呵沙石墩、旱峡沟墩、沙枣墩、山阙峰烽燧、山水沟大墩、甜水井墩、土窑墩、新店子墩等11处遗址。遗址多为土坯砌筑,平面呈正多边形或圆形。空心墩烽火台通高10.8米,面积91.86平方米。顶部有土坯砌筑的女墙,东侧筑有坞院,现存坐西朝东房屋6间,黄土夯筑,南侧残存有积薪5座。其他10处汛卡遗址均坍塌呈丘状,直径大多1.2—2米,残高0.6—0.9米。敦煌汛卡对研究清代敦煌烽火台布局、军事防御、驿传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史委    伍东民)